用事实说话:来看一组前后对比图
2021-09-14
红柚回收

       自山河馨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,小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,垃圾分类成效看得见摸得着,居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。

       山河馨城试点小区虽具有较为完善的物业服务,但在垃圾分类的新要求下,如何减少垃圾对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,如何改善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体验感,以此提升生活的幸福感,成为石城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的首要课题。试点开展后,石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以资源化、无害化、减量化为核心,以“撤桶并点”“定时定点”为工作基本点,开始了山河馨城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。

改造之前

222.jpg

333.jpg

改造之后

666.jpg

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收集亭和摆放整齐的四色垃圾桶

    经过改造,如今的山河馨城一路走来都是干净整洁的路面,整齐划一的垃圾分类收集亭,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,还有逐渐丰富起来的小区娱乐活动,为山河馨城小区的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。说起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,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的居民。

       居民陈大爷:“实行垃圾分类之后,小区环境好多了,以前垃圾桶旁边总是丢着垃圾,有的居民懒得把垃圾放进桶里去,每天从垃圾桶旁边经过,一股怪味,现在有了垃圾分类亭,整个小区看起来高大上不少。”

       居民王阿姨:“这段时间,亲眼见证着小区的改变,以前垃圾都乱堆在桶里,夏天很容易有臭味,蚊虫也多。现在垃圾分类之后就特别好,在小区里散散步很舒服。”

777.jpg

山河馨城内垃圾分类收集屋和智能垃圾箱

       上门宣导、撤桶并点、桶前宣导、多单位联合活动,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,石城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通过“建设+宣导+活动”“行政+服务”的组合拳深入做深做细垃圾分类服务工作,让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声音在试点小区唱响。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,也是居民对社会和自然愈加了解的过程,在整个小区居民的配合下,“垃圾分类”将不再是“新闻”,而是作为习惯陪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。